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

 

摘自天下遠見出版《虎與狐--郭台銘的全球競爭策略》   作者/張殿文  


       
「人才的選拔和培育,是企業永遠的難題。」郭台銘感慨地說。機會和舞台,淘汰或是加倍回報,不可否認,鴻海都給了人才一個廣闊的選擇機會,而鴻海現在進入「高科技」、每年都進入不同產業,對於人才的需求更甚以往。而〈郭語錄〉對人力資源工作的職掌定義相當明確,就是「選才、育才、用才、留才」。


        2004年鴻海股東會是所有股東、記者坐得最舒適的一年,因為漂亮大禮堂裡全都是紅色絲絨的椅子。「這是我們是給員工做教育訓練用的,」郭台銘在這間原本是土灰色水泥外牆的餐廳裡特別解釋。

        現在變身為「高科技的鴻海」之後,土城總部的外觀也煥然一新,連大門還有總機接待都是,而這也說明郭台銘是有決心,要打造一個適合高科技人才的環境。郭台銘也強調,「人才需要的不是聰明,而是智慧。因為聰明是一時的,智慧是長遠的。」


        柯林斯(Jim Collins)的《從AA+》(From Good to Great,遠流出版)書中,談到「先找對人,再找正確的方式」的第三章,被郭台銘劃滿了紅線。他對於「組織需要找到適合、並且有紀律的人」這個觀點非常認同,甚至要求所有經理級以上幹部,每個人回去抄一遍《從AA+》的第三章。


        「有人才的組織為什麼還會失敗?」郭台銘要幹部去思考這個問題。


        他認為真正成功組織的Know-How,不只在於人才,還在於組織內部資源的轉移:什麼人該動、什麼人不該動。而人才融入組織之中,組織隨策略變化,保有高度的執行力,讓鴻海能擁有快速變化的能力。
「做管理這種東西,一定要在油鍋裡炸過。」郭台銘說。


 
沒有退路的人才會全力以赴

         
最後,是「沒有退路」的環境。業界曾流傳一句話:「郭台銘喜歡用沒有退路的人。」


       
一名鴻海內部員工觀察郭台銘用人的一大原則,就是看他有沒有全力以赴。而沒有退路的人通常都願意全力以赴,「給已經吃飽的人一碗飯吃,不但用處不大,而且他也不會感激你,但是給餓肚子的人一碗飯吃,他不但會全力以赴,而且還會感謝你!」這也是郭台銘用人的一大法則。


       
對於這個用人法則,郭台銘在從他家鄉山西回來之後,感慨更深。

       
山西省在明清時代曾經錢莊雲集,像一些有錢的老字號等,山西人也曾是中國最有錢的人,但是為什麼後來會沒落呢?

        
「當一個人得知他如果還有後路可退時,就不會全力衝剌。」郭台銘說,這次回到山西和許多長者談天,發現山西一向礦產豐富,所以山西人如果到外地發展不順,了不起回到家裡挖一挖礦。反倒是是大陸沿海地區的省分,許多出外打拚的人都曉得家鄉窮鄉僻壤一無所有,吃都吃不飽,所以就頭也不回地全力衝剌。也難怪現在沿海省分的經濟愈來愈好,許多在海外打拚的人都寄錢回家。


       
學會在飢餓環境生存、「沒有退路」中前進的本領,在電子業特別重要,因為在激烈的競爭之下,「這已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飯吃的時代了。」郭台銘感歎地說。


       
「經濟環境變化這麼快速,當一個企業遇到最困難的時侯,如果一個企業CEO和管理團隊知道背後有母親的懷抱,他就不會把企業徹底改造過來!」郭台銘強調,就像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,企業也是,要學會生存,一定要有這種適合競爭的環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王瀚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